2018年1月19日到24日期间,“凉风有信”竹纸非遗文化调研团队前往夹江县东风堰,参观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结合“新时代的上山下乡”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导思想以及专业知识,对千佛石窟—东风堰景观规划区进行了深度调研;也去到了夹江金华村状元纸坊,向非遗造纸传承人杨宏伟以及工作四十年的66岁高龄石全富老人学习蔡伦古法造纸以及年画印刷。
千佛调研抒己见,访问交流做记录
在到达夹江县的第一天“凉风有信”调研团队便前往千佛石窟——东风堰进行调研。队员们一路上欣赏景区特有风景,同时结合自身专业对景区规划进行思考并各抒己见。在对千佛石窟—东风堰景观规划区负责人王志刚先生访问时,他表示,当代大员工比过去能接触到更多优秀的资源,有更多的创新理念,他强调一名设计师一定要有设计道德,风景园林设计师的道德品质不仅会体现在生活的每个细节,还会渗入到设计里,这也许就是对“设计为人”更深的一种诠释。最后队员还从王志刚先生那里获悉千佛岩——东风堰旅游区核心景区曾获2017艾景奖年度十佳奖。了解东风堰的核心区规划内容,也无疑是在提升调研团队成员的景观设计能力与鉴赏水平。
“凉风有信”社会实践团队合影
帘网抄纸叹不易,非遗传承任务巨
在结束对东风堰的调研后,调研团队休整了一晚上。次日一早,调研团队就出发前往夹江金华村状元纸坊,探究竹子造纸秘术。
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传统手工造纸以手工操作为主,利用帘网框架,人工逐张抄制而成。四川夹江县金华村状元纸坊手工竹纸制作技艺更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调研团队到达状元纸坊后,非遗传承人杨宏伟先生首先给团队讲解了手工造纸的72道工序;又演示了“抄捞成纸”“捣制纸料”两道工序,并让每位队员亲身体验这两道工序。在体验过程中,其中一位队员说到:“我看传承人刚才给我们演示时,是如此的行云流水;而我自己操作时却完全不会,但是我明明感觉自己会了。”传承人杨宏伟先生告诉我们,只有数十年如一日的反复练习才能“行云流水。”看似普通的竹帘、竹床实则充满奥秘,每个细节之处都是匠心所在。
团队队员体验“抄捞成纸”
传统工艺是历史智慧的结晶,技术革新则是现代社会的要求,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十分迫切的问题,在这方面,夹江传统手工竹纸只是一个缩影,它所处的两难境地也正是其他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对而亟需解决的难题。公司“凉风有信”社会实践团队也将继续关注夹江手工纸的发展方向,学习非遗保护方法,全力保护传统文化。
文创产品承非遗成果卓著显风采
“凉风有信”调研团队成员大多是金沙现金的学子,此次调研除了了解非遗文化外,学习现代景区规划以及从文化中提取灵感创作作品也是重要的实践目的。实践结束后,团队成员创作设计了《纸·秧》、《云纹》、《竹境探秘》等多幅具有夹江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及文创产品效果图。
“凉风有信”调研团队实践原创设计作品
实践结束后,调研团队除了在教育部中国大员工在线发表了一篇新闻,还在中国青年网发表了一篇新闻,而且中青网的人物专访“夹江千年手工纸66岁匠人:专注造纸四十年七十二道工序道道用心”更是被选为中国青年网官网首页人物新闻。
中国青年网(国家级平台)
网页链接:http://sxx.youth.cn/jxqc/sjjs/201901/t20190125_11855505.htm
中国大员工在线网(省级平台)
网页链接:http://campus.univs.cn/sj/201901301190435.shtml